田俊岭,河北省爱国拥军促进会理事、河北燚泽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。多年来,他支持部队建设,情系边海防官兵,发动企业慰问驻疆边防部队战士和邯郸舰官兵,为驻军建设文化娱乐活动室,捐建拥军文化广场。优先招录、免费培训退役军人,企业员工的三分之一为退役军人。组建俊岭拥军医疗志愿服务队,定期开展“拥军送诊”服务活动,帮助驻地军人军属解决就医难题并向优抚对象免费发放药品。联合80余家拥军企业、个体工商户,为军人军属、退役军人提供各项优先优待优惠服务。
朱呈镕,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、临沂市爱国拥军促进会荣誉会长、沂蒙红嫂文化博物馆馆长。22年来,她行程50万公里,走访慰问600多支部队,收养12名孤儿官兵,认下5000多个“兵儿子”,向部队赠送价值达1400万元的物资。抢救式挖掘沂蒙红嫂事迹,投入2000万元建设沂蒙红嫂文化博物馆,为来自全国各地的19万名参观者开展红色教育,累计为部队官兵作沂蒙精神、红嫂精神报告400多场次。在她的影响下,爱人、儿媳、侄子也加入拥军队伍,家里有13人参军报国。
周宏英,江苏省仪征市真州镇居民。从13岁为新四军送军鞋开始,她的拥军路走了整整77年。她为军人找对象,促成500多对新人走进婚姻殿堂;把自家住房改造成“长城旅馆”,为往来军人提供免费服务;协调开通仪征至南京、仪征至上海的“拥军快客”,军人可以免费乘车,年服务军人1600多人次。她先后把16位亲人送进军营,用自己的拥军行动,带领全家人、带动身边人、感动全城人,让拥军事业“薪火传承”。
赵春良,云南省陆良县中枢街道阎芳桥社区党委书记、居民委员会主任。每年3月,鸟类大量迁徙至驻地部队机场附近,他组织义务工岗,设立鸟类协查员,先后协助部队迁移鸟巢1000多处,整治周边鸟击隐患区域100余亩。带领社区干部协助部队征收军事用地18亩,组织村民维护训练场周边环境、修葺老旧围墙。先后26次请部队官兵来社区宣讲空军史,组织村民参观国防陈列室等,搭起密切军民关系的“连心桥”,强化村民热爱军队、支持国防的意识。
崔洪金,天津安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。多年来,他带领企业支持部队练兵备战,组建安达拥军运输分队,携集团近百名员工多次参加应急保障任务,打造全国预备役基层标杆连队,助力部队战斗力建设。他关心关爱退役军人、烈属等,为退役军人及军人军属提供就业岗位,企业吸纳退役军人500余名,主动接纳军人军属100多人次。
黄楚生,广东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副会长、汕头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。18年来,他心系国防事业,带领企业全力当好新时代爱国拥军排头兵。他挑选专业技术员工、征用车辆机械,组建拥军专业队伍,捐款680余万元为驻军部队修缮道路,倾力支持部队练兵备战;组织与边海防部队共建,为部队官兵解难题、办实事;联合50家企业签订《爱国拥军协议》,为全市4000多名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及军属购买“惠民保”
确吉,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岗巴县昌龙乡乃村村民。她继承母亲——全国爱国拥军模范“老阿妈”拉吉的遗志,发扬爱国拥军优良传统,始终把战士当亲人,每逢新兵入伍、老兵退役和“八一”建军节、春节、藏历新年,都会第一时间把酥油茶、青稞饼送到连队,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“阿妈啦”。她主动协助乡政府,组织群众出动车辆200余台次、骡马50余匹,帮助部队官兵昼夜抢运物资;号召全村妇女捐羊毛、献手艺,缝制毯子、护膝、手套和袜子,送到执勤官兵手中。
董绍林,四川省峨眉山军供站党支部书记、副站长。转业到军供站工作的23年间,他牢牢扎根军供事业,带着感情和责任,带着情怀和担当服务保障过往部队,高标准完成了百万人次的军供保障任务,做到了“零差错”保障,受到过往部队和官兵的高度赞誉。他根据官兵需求,定制“暖心病号餐”“欢心假日餐”“24小时供应餐”等,提供代买代购等服务,着眼军供站人员紧缺的实际困难,协调整合社会资源,创新探索出多方联动、多渠道快速响应的保障机制。